2020年二次戰後臺灣建築經典圖說加值運用計畫
一、計畫緣起
自2006(民國95)年底起,國立臺灣博物館推動「二次戰後臺灣經典建築設計圖說徵集計畫」,陸續徵集了12萬筆以上的現代建築相關文獻史料,並同步啟動「二次戰後臺灣經典建築設計圖說數位化影像掃描」計畫,將這些設計圖說掃描成數位影像,以便日後相關學術研究及資訊交流使用。為配合讓這些建築圖說和資料館藏,能有更多向度的加值運用,讓台灣建築的獨特發展脈絡及成就,透過更多元管道,為更多大眾所認識,本會與社團法人台灣現代建築學會共同合作,透過紀錄片拍攝和專題研究,對這批重要資料進行加值運用。
二、計畫目標
活用「二次戰後台灣經典建築圖說資料庫」所典藏的資料進行加值運用,讓資料內容透過研究和詮釋寫作,能面向一般大眾,讓台灣社會對於台灣建築的發展和成就,有更多和更深刻的認識。 在他們已經具有基礎的建築史研究上,進行專題研究與紀錄片拍攝,以建築背後的故事為鋪陳,引領大眾重新認識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之建築類型發展,以及所富含之現代性與地域性表現。
三、計畫內容
- 紀錄片拍攝計畫
此次紀錄片拍攝由徐昌志擔任召集人,邀請資深紀錄片導演吳靜怡負責紀錄片製作。影片內容概述菁寮聖十字架堂之建堂計畫,於1955年起,天主教方濟會的德籍神父楊森(Eric Jansen)開始推動計劃,邀請到德國建築師戈特弗瑞得.波姆(Gottfried Bohm,普立茲克建築獎1986年得主)進行設計,接續由臺灣營造團隊繪製施工圖,在1960年全棟完成啟用,巨大的三角形金屬屋頂、環繞的平頂宿舍、四面落地窗的主會堂,是台灣戰後教堂建築中極具現代主義特色,也一直是關注度、討論性很高的一個作品。
本部影片計畫將描述的重點有二:1、菁寮聖十字架堂的興建計畫肇因於於臺灣天主教的宣教高峰和菁寮地區的繁榮時期,這樣特殊的條件讓一個遠在德國的建築師,設計了一個現代建築手法詮釋的天主教堂,座落在台南豐盛廣大的稻田之間,對於當時的台灣社會甚或是天主教界,都是一個引起許多討論的作品。2、這一個實驗性高的設計,要建立在氣候嚴苛和地震頻傳的臺灣,對於當時臺灣營造的技術都是很大的考驗。除了屋頂形式的改變、結構系統的加強外,因著臺灣的施工技術,許多細節上有了許多改變和妥協,而這些從設計到施工中的轉變,是否折損設計者的意志值得討論,但更重要的表達了建築在建造時所產生的真實性。